当前位置: 首页>远景楼

苏轼诗词译注——《永遇乐·长忆别时》

来源: 责任编辑:刘寅 2018年12月25 13:17:07

长忆别时,景疏楼上,明月如水。美酒清歌,留连不住,月随人千里。

别来三度8,孤光9又满,冷落共谁同醉?卷珠帘、凄然顾影,共伊10到明无寐。

今朝有客,来从濉11上,能道使君12深意。凭仗13清淮,分明到海,中有相思泪。

而今何在?西垣14清禁15,夜永16露华17侵被18。此时看、回廊晓月,也应暗记。

注释:

  • 永遇乐:词牌名,又名“消息”此调有平、仄两体。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,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。
  • 孙巨源:名洙,苏轼友人。
  • 海州: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。
  • 景疏楼:在海州东北。宋叶祖洽因景仰汉人二疏(疏广、疏受)建此楼。
  • 润州:今江苏镇江。
  • 楚州:今江苏淮安。
  • 太守:汉时郡长名。宋时改郡为府、州,长官称知府、知州,但仍习惯称太守。此指继知海州的陈太守(名不传)。
  • 三度:指三度月圆。孙巨源八月十五日离海州,至东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词,三见月圆。
  • 孤光:日月之光,此指月光。
  • 伊:第三人称代词。指月。
  • 濉(suī):水名,宋时自河南经安徽到江苏萧县入泗水。
  • 使君:指孙巨源,甫卸知州任,故仍以旧职称之。以上三句谓客人带来孙巨源对自己的问候。
  • 凭仗:凭借。
  • 西垣(yuán):中书省(中央行政官署),别称西垣,又称西台、西掖。
  • 清禁:宫中。时孙任修起居注、知制诰,在宫中办公,故云。
  • 永:长。
  • 露华:露水。
  • 侵被:沾湿了被子。

    译文

    八月十五日孙巨源离开海州,这之前我在景疏楼上为他送别。后来不久他又与我在润州相聚,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。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,与太守相会于景疏楼上,想起巨源兄所以作这首词寄给巨源。
    我时常回忆,我们分别的时候,坐在景疏楼上,那月光像水一般。喝着美酒,唱着清歌,可惜友人难留,只有月光跟随着你一同到千里之外。你走之后正好三个月了,月亮圆满了三次,今天,又是一个月圆之日,我一个人喝着酒,冷冷清清,与谁同醉?我卷上珠帘,凄然地看一眼月影,同着月光,一宿无眠。
    今天有个客人,来自濉水旁,他告诉我你也很想我。你的相思泪融入清清的淮水,流进大海。而今你在哪呢?你在宫中,在漫漫长夜里,露水沾湿了被子。这时的你,在回廊里看着月亮,也应该暗暗思念我吧。

创作背景

熙宁七年(1074年)十月十五日,苏轼在赴任密州太守的路途中,到达海州(今江苏连云港),海州陈太守在景疏楼为其接风。三个月前,苏轼的好友、原海州太守孙巨源离任时,亦曾在这里与群僚告别。十月十五,巨源已到汴京履新,苏轼便于席上作此词寄之,以表思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