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陶品味>艺术展览

成为四川文博收藏副中心,眉山有何底气?

来源: 责任编辑:熊莉 2019年04月28 09:49:47




4月25日,眉山即将举办的“眉州鉴藏”古玩艺术品“5·1”精品展示交流会完成对全国藏品的征集,并将在5月1日-3日期间进行预展和展销。


本次活动征集到了不少民间的宝贝:如张大千拟古的题材之一的《番马图》,该作品曾经参加过2012年5月的大风堂同门书画真品展;著名海派大师陆俨少的山水成扇;传世极为罕见,动辄几十万以上拍价的永乐景德镇御窑甜白釉器物……来自全国各地民间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。



据眉山市知名收藏家、宋瓷鉴赏家雨余天介绍,本次古玩艺术品精品交流展示会第一次面向全国征集藏品,不仅水平高,而且采用专业机构运行名家专家团队精品推荐机制,特邀书画鉴定专家吴道明和四川省古陶瓷鉴定专家赵德均担任评审。


如今,眉山被藏友们誉为“东有福建邵武,西有四川眉山”。


在四川,眉山也成为仅次于成都的四川文博收藏副中心。


享此声誉,眉山有何底气




此地自古多奇才



2000年,苏轼被法国《世界报》评选为全球12位“千年英雄”,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。无论是其诗词作品、苏门故事,还是曾经的居所,都成了后人瞻仰、学习、追思的寄托。每年慕名来眉山瞻仰苏轼的游客络绎不绝。


民间颇为流行的喜联“苏才郭福,姬子彭年”即苏东坡的才学、郭子仪的福气、姬昌般多子、彭祖般高寿。如果苏东坡是智慧的化身,那彭祖就是长寿的代言人。


彭祖离我们虽年代久远,但其一直活跃在各类古籍经典之中。庄子《逍遥游》有云:“上占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,众人匹之。不亦悲乎!”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其中的“彭”指的就是彭祖。



还有西晋的《陈情表》作者李密。唐代有洪雅的悟达国师。到了宋代,仅,眉州便出了886位进士,除名垂千古的苏洵、苏轼、苏辙三父子外,还有洪雅把“文死谏”发挥到极致的谏议大夫田锡,仁寿的抗金名将虞允文,丹棱的历史学家李焘。清代有丹棱“清代四川三才子”之一的彭端淑,洪雅的“文诚公”曾璧光。当代的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……他们的故事、思想和文化遗留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。




文脉相承文物多



厚重的历史文化,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。眉山各级文保单位层出不穷,各类博物馆竞相绽放。


眉山市东坡区的三苏祠博物馆馆藏丰富,尤以碑拓书画为名。2016年4月19日,镇馆之宝——明代陈淳草书真迹《前赤壁赋》在三苏祠博物馆里的式苏轩展出,同期对外展出的还有明代张风翼书苏轼《后赤壁赋》、清代何绍基书《东坡词》、清代邹一挂的《金莲烛归院图》等37件国家级保护文物真迹。



彭山区以彭祖山、汉代崖墓和江口大西王张献忠沉银为名。


彭山在1972年从汉代崖墓出土的陶座铜质摇钱树,高达1.44米,是我国汉崖墓出土的一造型最大、铸工最精、图饰最丰富的摇钱树,被定为国家特级文物。这件国宝1986年赴日本展出时观者如潮,无不惊叹中国古代精湛的铸造艺术。现在汉崖墓博物馆正在升级改造中,不久后将更好地向世人诉说它的历史故事。


彭祖山。资料图片


江口沉银遗址凭借丰富的历史价值、科学的水下发掘技术和丰富的文物及艺术价值,当仁不让地入选中国考古界“奥斯卡”——“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彭山还将以江口沉银遗址考古成果为基础,筹划建造全球第一座宝藏博物馆,致力于打造成与三星堆博物馆、金沙遗址博物馆三足鼎立的巴蜀新名片。


仁寿县的石刻古迹很多。2006年5月25日,以仁寿大佛为代表的牛角寨石窟作为唐代文物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。


“苏东坡初恋的地方”——青神县现在已成为了世界闻名的“竹编艺术之乡”。


青神竹编。


成语“难登大雅之堂”的来源地丹棱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3个点。


洪雅柳江古镇曾家园于2013年5月,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清代同治元年建设的周家祠升级改造的民办博物馆——洪雅县陶瓷标本博物馆,馆藏数百件陶瓷精品,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。


古韵眉州。 张忠苹 


目前,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348处,其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15个点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9处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9处;其余未定级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有1007处。


全市有市、县级博物馆5个,民办博物馆6个,可移动文物数量6512套、39254件,其中一级文物11件、二级文物81件、三级文物1155件。古籍缮本数量共计141部(2689册),其中,宋元刻本3部,明代刻本52部,清代刻本86部。以上可移动文物数据不包括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2015年“江口沉银被盗案”涉案文物和2016-2017年度、2017-2018年度考古发掘出水文物。



民间收藏聚人气



“……16万,18万,19万,20万!20万一次,20万两次,20万最后一次!3、2……成交!”4月6日,在洪雅县藤椒文化博物馆内,由洪雅县收藏协会举办,四川省收藏协会指导的春季精品竞拍会顺利举行,吸引了周边20余个市区县数百位收藏协会会员和收藏爱好者前来交流、竞拍。


在此次竞拍会137件拍卖品中,来自乐山藏宝人送拍、起拍价6万元的清代光绪年制款粉彩蟠桃纹花觚,拍出了当日最高成交价,20万元人民币。


据洪雅县收藏协会负责人介绍,从2015年开始,洪雅县陶瓷标本博物馆和洪雅县收藏协会合作,并邀请省收藏协会提供专业指导,每月开展藏品竞拍会,为博物馆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。竞拍收入用于协会和博物馆的日常开销,同时大大活跃了周边地方、各收藏领域文化交流,提高了藏友们的鉴赏和收藏水平。



今年起,藏品竞拍会改月拍为季拍,同时引入由民办的洪雅县藤椒文化博物馆,提供竞拍场地等。该博物馆是继“三苏祠博物馆”后,眉山市第二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,进一步扩大了藏品竞拍会的影响力。


不到一周,4月12日,眉山市东坡收藏家协会、洪雅县收藏协会携手眉州上品堂、雨余天工作室等实力专业鉴藏机构,开启“眉州鉴藏”古玩艺术品“5·1”精品展示交流会的藏品征集阶段,以进一步推动民间收藏交流健康发展,促进文化交流。


这样一个历史厚重、文博收藏活跃的文化之城,怎能不成为四川文博收藏副中心!



东坡文化网见习记者  雷同